歷經百年殖民,香港跨越一段血淚歲月,成為屹立在香江河畔的“東方明珠”。從1997年7月1日的《別了,不列顛尼亞》開始,25年來香港奮鬥不止,續寫新的歷史,如今背靠內地,根植祖國,全面、加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,使得香港前景更加靚麗。
今年6月21日,香港特別行政區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,發展是解決香港問題的關鍵,聚焦發展第一要務,發展經濟,改善民生,可謂一語中的。上世紀80年代,香港借著改革開放的“東風”,將製造業轉移到內地,成功實現經濟轉型。在這之後,香港充分發揮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過程中獨特作用,不僅是國際企業進入內地市場的最佳門戶,更是輔助內地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重要平臺。這為香港打造便利的營商環境、自由的經濟體系、高端的人才市場以及優良的法治傳統奠定了基礎。近年來,香港在加拿大菲沙研究所發表的《世界經濟自由度2021年度報告》成為“全球經濟自由度最高的地方”,在世界銀行發表的《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》中香港在“便利營商排名榜”位列全球第三,在世界經濟論壇《2019全球競爭力報告》中排名第三,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發表的《2022年世界競爭力年報》中,評定香港為“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”第五位。由此可見,香港的發展潛力全球公認,這也是新任特首看好香港未來的底氣所在。
“沒有和諧穩定的環境,怎會有安居樂業的家園”。自香港回歸以來,“港獨”作為一個特殊的存在,成了香港社會不穩定、法治不完善、教育不客觀的根源。“叛國禍港四人幫”的為所欲為、“攬炒派”的破壞公正,一場“修例風波”徹底將香港社會存在的“反中亂港”問題放大,從教育到法治,從幼童到成人,從民間到議會。隨著《香港國安法》在2020年6月30日的正式實施,香港在很短的時間內止暴制亂、恢復秩序,成功遏制了“港獨”思想的傳播、街頭暴力的蔓延,瓦解了亂港分裂組織、勢力,堵住了國家安全維護的制度漏洞。如今,“一國兩制”仍然生機勃勃,“愛國者治港”理念深入人心,完善選舉制度順利落實,香港重新回到了正確的軌道。
回歸以來,中國在每個“五年計劃”中不斷賦予香港新的歷史定位,將香港納入國家治理體系,與內地優勢互補、共同發展。尤其是2019年以來全力推進構建一個橫跨內地、香港、澳門兩岸三地,覆蓋8000萬人的“粵港澳大灣區”,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城市群,給香港深度融入中國發展大局創造了無限機遇。在今年3月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組織的“加快推進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”交流活動中,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閆小培稱,香港過去經歷了兩次經濟轉型,“粵港澳大灣區”是香港實現第三次經濟轉型的良機;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康曉萍則表示,與內地合作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香港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。事實上,從“滬港通”、“深港通”、“債券通”再到“CEPA服務貿易協議”,攜手抵禦亞洲金融危機、國際金融危機,抗擊非典疫情、新冠肺炎疫情,內地與香港已經形成了一個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的關係。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2021年《施政報告》中明確提到以“融入國家發展大局”為題,“背靠國家,面向世界”,利用好中央支持特區的政策,發揮自身優勢,為經濟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。
25年前的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,25年後的7月1日第六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將宣誓就職,同時也是《香港國安法》落地實施兩周年,亦是“粵港澳大灣區”建設的關鍵之年。毫無疑問,香港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,更美好的發展藍圖,更雄厚的發展依附,未來必將繼續譜寫屬於“東方明珠”的華章。
|